2025年半年已过,全球各大贸易机构统计数据纷纷出炉。
综合世贸组织(WTO)世界银行(下称“世行”)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等机构的数据可以看到,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仍强劲增长,但下半年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不确定性增大。
世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兼预测局局长高斯主管编写世行旗舰报告《全球经济展望》,他及其同事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认为,“2025年已过半,越刮越强的逆风正在造成全球贸易增长减速。在过去3个月主要经济体大幅加征关税和采取报复性措施,使十年来持续增加的贸易限制雪上加霜。尽管其中一些措施随后又被撤销,新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但企业仍在波涛汹涌的水域中艰难前行,奋力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供应链紧张以及无时不在的新壁垒威胁。”
曾经在美联储担任高级经济学家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总体上相关经济指标,特别是增量和增速是会处于收缩状态,在此前(疫情前),国际贸易额每年有5%左右的增长是常见的,但从2024年开始,其增长率从同比看有所下降,今年的态势或会继续下降。

全球贸易增长势头可否持续
WTO最新的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从今年3月的102.8升至当前的103.5,持续高于基准点100,这表明全球货物贸易仍呈现增长态势。
全球贸易景气指数通过采集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统计数据,就世界贸易的短期发展走向提供早期信号。全球货物贸易晴雨表基准线为100,高于基准线表明贸易持续增长,反之则表示呈下降趋势。
WTO称,2025年初,全球商品贸易强劲增长,这得益于进口商在预期关税上调前提前采购。然而,出口订单的疲软表明,这一势头可能无法持续。
具体而言,该晴雨表的分项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为97.9,已跌破其基准线100,进入收缩区间,预示着今年晚些时候贸易增长将放缓。

UNCTAD近期发布的报告也称,尽管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预计增长3000亿美元,但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今年下半年全球贸易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不确定性增大。
具体而言,今年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约1.5%,二季度预计将增长2%。价格上涨是推动全球贸易额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贸易量仅增长1%。服务贸易仍是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过去4个季度增长9%。
高斯则在文章中写道,“我们预期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会显著放慢,主要是因为关税提高和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累积效应。美国在4月份宣布加征关税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达到了历史新高,但随着美国政府又撤销了部分原计划采取的措施,并和很多国家展开贸易谈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所缓和。”
“在今年开局强劲之后,部分原因是企业赶在关税上调前提前发货,预计2025年的年度贸易增速将从2024年的3.4%放慢至1.8%左右。”高斯认为,“与今年 1月份的预测相比,我们将对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的预测下调了约1.3个百分点,几乎所有国家组别都进行了下调。按照这种速度,贸易扩张幅度将达不到疫情之前20年年均约4.9%的一半。”
一位在美国长期进行美线贸易的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从美线的角度来讲,今年的节奏是,1-3月赶货,4月美方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货量下跌,5月关税暂缓后各方出货,6月货量再次回落,未来两个月从船期上看,也较为低迷。
研判主要风险
世行的数据显示,从1 月份以来的增速下调对于发达经济体最为明显,目前预计发达经济体2025年的贸易增速只有早先预测的一半左右,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约四分之一的下调。
最近的数据凸显出这种增速放慢:4 月份全球货物进口量增速同比大幅下降至2.9%(从3月份的6.7%),美国货物进口量环比暴跌近20%。
UNCTAD的数据也显示,全球贸易失衡状况加剧,美国在过去4个季度中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UNCTAD并警告说,近期美国关税措施带来的贸易碎片化风险加剧,美国可能采取的进一步单边行动或将引发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
高斯则认为,在政策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全球贸易增长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
“随着各国恢复先前宣布的加征关税或扩大报复性措施,我们可能看到各国对贸易限制的胃口进一步变大,从而产生更广泛的溢出效应。”高斯认为,“这些措施可能会促使第三方市场出台自己的贸易限制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从而进一步放大对贸易流动和全球需求的抑制作用。除了这些短期压力之外,围绕供应链重组的长期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下行风险。”
确然,根据WTO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期间,新关税的急剧上升及其覆盖的全球贸易份额增加,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变得动荡不安且难以预测。根据WTO的监测数据,在为期7个月的审查期间,受新关税及其他类似措施影响的全球商品贸易额估计为27327亿美元,这是上一份报告(2024年底发布)所涵盖的12个月期间8876亿美元的三倍多。
高斯还认为,由于政策方向仍不明确,企业可能会进一步推迟重组决策,从而拖延对新采购策略的投资。如果主要经济体坚持采取内向型政策,产生的累积效应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贸易增长低迷期,伴随着投资疲软和生产率提升放慢。
胡捷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情况对于全球企业的投资行为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企业对于贸易政策怎么落地、什么具体内容都持观望态度,只有确定性增强后,才能规划下一步投资。
高斯还在文章中写道,尽管贸易限制不断升级,但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转向区域贸易协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区域一体化是对全球一体化的补充,可以作为对抗全球碎片化的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