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记者走基层|电缆“瘦身”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8:10:00    

7月18日,宁晋县宏亮电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框绞机生产异形导体。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摄

7月18日,宁晋县宏亮电缆有限公司产品展示柜里,一组电缆样品经过层层解剖,直观呈现了该公司生产的异形单线圆形紧压导体(以下简称“异形导体”)结构:中心是一根圆形铜丝,其余层由大小、数量不同的“梯形”铜丝组成。

“相同规格下,异形导体的近似直径为21.9毫米,比常见的圆形导体直径小0.85毫米。”该公司首席质量官王瑞涛拿起横截面规格为400平方毫米的异形导体和圆形导体做对比,相比圆形单丝间较大的空隙,异形导体“梯形”铜丝绞合更加紧密,因此看起来“瘦”了一小圈。

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导体的直径小,一般生产出来的电缆外径也会小,这意味着更节省铜原料和护套、绝缘等辅料,还能有效节约空间。实验表明,400平方毫米规格的异形导体比同规格的圆形导体每米减少用铜量0.061千克。

“别小瞧这点重量,按照目前铜每吨8万元的市场价计算,每千米异形导体可降低铜原料成本4800余元。”王瑞涛说,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异形导体在性能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相同规格下,实际横截面积更小,电阻导电性能更优,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外表光滑、无毛刺,电场更加平衡,电缆使用寿命更长;紧压系数达95%以上,机械强度更大,可广泛应用于船用电缆、风能、海底电缆等中高压电缆领域。

近年来,电线电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降本提质成为宁晋县电线电缆企业的共识,异形导体则是这种尝试的产物。“生产异形导体并不容易,对设计及制造工艺要求更高,需要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提升。”王瑞涛说。

来到生产车间,直径8毫米的铜杆穿过拉丝设备被逐渐拉伸成“梯形”铜丝。王瑞涛介绍,拉丝是生产异形导体的关键工序,生产厂家根据国家标准及原材料的电阻率、生产工艺计算导体实际截面,确定导体的总体结构及各层单丝的形状及数量,然后每层设计一套专用模具,分类生产异形单丝。

在绞丝车间,一根圆形铜丝经过4组框绞机,迅速绞合成截面400平方毫米的异形导体,这根导体由“1+6+11+16+19”共计5层53根导丝组成。“每组框绞机绞合一层,各层的导丝结构及数量都不相同,工序复杂。”王瑞涛说,该公司制定了详细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以及框绞机运行参数,对技术工人进行系统培训,实现导体高质高效生产。

如今,宁晋县通过共享智造、技术创新等方式,实现异形导体百花齐放。宁晋县宏亮电缆有限公司正在研发横截面更小、产品质量更优的新型异形导体,鑫荟达科技(邢台)有限公司成功突破混绞铜导体技术,能够定制化生产不同规格的“Z形”导体。目前,该县生产的异形导体截面从35平方毫米至630平方毫米不等,包括数十种规格,衍生出上千种电线电缆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 王思达)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