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大之窗|奉节县汾河黄桃产业产值超亿元的背后:一位代表引来产业 全镇代表助力保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20:44: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王亚同

夏日炎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长江北岸的汾河镇即将迎来一场“甜蜜盛宴”,该镇1.1万亩黄桃正进入成熟期,预计今年将产出875万斤优质果。这背后,是一位县人大代表引入产业、全镇人大代表接力护航,将荒山变成“花果山”,将黄桃变成“黄金果”的故事。

黄桃。受访者供图

六年前,当县人大代表万先福带上千万投资回到家乡东溪村,种下1400亩黄桃时,村民们都没想到这枚“黄桃”会成为一个新增长点。如今,奉节县汾河镇黄桃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值超1亿元,累计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从产业引进、规模扩大到品牌塑造,当地人大代表们的身影始终活跃在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6年前 人大代表引入黄桃

2019年,县人大代表万先福决定将创业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家乡,在汾河镇东溪村投资2000多万元发展黄桃产业。

黄桃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回家乡做点事。”万先福说,抓住乡村振兴扶持产业的政策机遇,自己在老家兴建黄桃基地,“让周围农户能就近务工,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随后的三年里,万先福一步一个脚印,从选苗、选地到施肥、种植,种下7万株黄桃树,规模1400亩。如今,这片黄桃园年产值达1100万元,吸纳100余名群众就业。

一位代表带头,引来一个前景可观的产业,当地其他代表并没有旁观。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积极引导下,当地各级代表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引进、技术推广和排忧解难等方面主动作为。

代表助力推出政策促进规模化发展

在代表示范带动下,汾河黄桃产业迅速壮大,目前已扩展到1.1万亩,形成早、中、晚熟不同品种的产业体系。奉节县脐橙产业中心还以汾河黄桃小镇建设为依托,从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储藏、果旅融合、智慧农业等方面,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

黄桃挂果。受访者供图

产业发展只有成规模、大宗化,吸引更多人参与、更多资金技术进入,才能持续壮大。为此,2023年初,奉节县人大代表罗辉提出建议,希望加大对汾河黄桃产业扶持力度。这份建议获得县里高度重视,县政府办公室明确表示支持产业改造升级:“按照智慧化、智能化标准对已有种植区进行改造升级,纳入下一年项目入库”。

同时,产业发展也面临相关现实挑战。对此,奉节县提出在严格耕地保护基础上,推进适度发展,确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至2025年,汾河全镇黄桃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全镇代表接力护航黄桃产销

随着规模越大、带动效应明显,汾河黄桃产业备受关注。在县人大和人大代表助力下,当地建立产业科技人才培训基地,聘请科技特派员、种植大户、人大代表,“课堂培训+基地实操”等方式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助力汾河黄桃比周边地区甜度提升1-2个点。

不仅如此,汾河镇人大主席团还协同推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在代表建议推动下,“奉节黄桃”地理商标已进入审查公示阶段。销售渠道方面,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引入相关销售企业、电商平台等,农户借助销售企业的平台资源,年销售黄桃300万斤。

线上推销黄桃。受访者供图

“随着种植技术提高,黄桃品质不断提升,我们推出5个品牌,开展‘百万斤黄桃进成都’活动,部分远销新加坡、韩国等海外市场。”汾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跳出单纯农业加力农旅融合

今年3月,当地举行第三届三峡黄桃花节。汾河镇政府与有关企业签署联农带农协议书,对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这是当地连续三年举办主题节庆,试水农旅融合。

节庆活动包括特色文艺演出、“桃趣市集”、桃林打卡等,吸引上万游客观花、认领桃树。汾河镇连续3年举办黄桃花节,累计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消费1500余万元,网络点击量超200万次,成为展示奉节形象的重要窗口。

产业振兴的最终落脚点是惠民增收。为此,汾河镇通过土地入股、定点务工、返租倒包等形式,累计带动2000余农户,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果园常年吸纳周边村民务工,让留守老人和妇女成了“上班族”。“原来在家就只能喂猪、打零工。现在在家门口果园干活,每个月能挣近4000元。”东溪村村民孙开云说。

汾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擦亮“农旅融合”招牌,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产业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