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5:32:00

吴清表示,不管是清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不管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来实现中国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文|《财经》记者 郭楠
编辑|陆玲
5月7日上午9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一同出席,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实际上经历了初期一天的大幅波动后持续反弹、回稳向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为落实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吴清提出,一是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二是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三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和大环境下,我们在为经济和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不管是清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不管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来实现中国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吴清强调。关于美加征关税对A股上市公司的影响,吴清表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优秀企业群体的代表,具有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下一步将继续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努力传递一些监管温度,尽力帮助受影响的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吴清强调,将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机构的开放、进一步丰富产品的供给、不断深化市场开放、加强双多边的跨境监管合作,也会创造条件支持优质的中概股能够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作为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重头戏,《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今日将发布。吴清在发布会上借刚出席最后一次股东大会的巴菲特表示:“巴菲特今年即将退休,但他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不会退休。我们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也一定会产生一批优秀的投资家,这需要规则催生。”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吴清表示,将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两强两严”,既努力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同时也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体现“进”。吴清提出,一是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冲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的作用。中央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力的操作,中央银行作为后盾,这样的类平准应该也是全世界最强有力的平准机构。同时,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二是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包括,近期将会进一步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都进一步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同时也尽快地推动一些典型案例的落地;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的监管指引,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主渠道的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征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三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也更大力度地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也关乎亿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在不断地巩固,各有关方面对外部冲击也做了政策应对的充分准备,我们将为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来注入更多的确定性,这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吴清强调。
传递监管温度,帮助企业应对关税冲击
关于美国加征关税对A股上市公司的影响,吴清表示,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优秀企业群体的代表,具有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首先,吴清认为,超大规模的内需和潜在的需求是最大的底气。“A股上市公司近九成的收入主要来自国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决定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将会持续稳健地增长。”第二,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成效非常显著。从2018年美国加征关税以来,A股上市公司都在逐步调整完善海外的产能布局,也进一步地去开拓新的市场,出口收入在2018年是4.9万亿元,到2024年是9.4万亿元,增长了92%,同时对美的直接出口收入在营业收入当中的占比明显下降,有91%的公司对美的出口收入的占比不足15%。第三,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已经深度地嵌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A股上市公司在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技术的创新性等方面都具备比较强的竞争优势。4月7日以来,已经有350多家公司都披露了回购增持的计划,这也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自身的价值和发展充满信心。下一步,吴清表示,将继续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努力传递一些监管温度,尽力帮助受影响的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具体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大走访帮扶,二是优化监管安排,三是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转型升级,四是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支持。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落地,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此前,在3月的全国人大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吴清曾透露,证监会将推出公募基金改革方案,进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比重,引导行业更加注重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更好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吴清介绍,《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于5月7日正式发布。“证监会先后开了30多次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了投资者、机构、上市公司等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聚焦广大投资者特别关心的一些堵点、难点、痛点,我们研究制定形成了行动方案。”关于此次改革的重点,吴清透露,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重点是改革基金的运营模式,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的收取机制来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不是跑赢了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一些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来转变。此外,也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用奖金跟投自己产品的比例要求,并且要适度延长锁定期,让这些关键的少数与投资者的利益更为一致。二是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针对基金风格漂移、货不对板等问题,要求为每一只基金产品设定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子,避免产品的投资行为偏离它的名称和定位,尽量确保投资者所见即所得。同时,围绕锻造长期投资的长板来建立健全监管部门、自律组织、评价机构、公司自身等一些全方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来督导基金公司全面实施长周期的考核。明确三年以上的考核权重不低于80%,来减少基金经理追涨杀跌的现象,来提高产品的长期收益。三是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优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资源的配置,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抓紧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的规定,促进规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合适的资产配置组合。同时,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便利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四是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2024年9月以来,权益类基金规模已经从当时的7万亿元,现在增长到8.3万亿元。下一步,还将加强监管引导,优化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分类评价的机制,促进加大权益类基金发行销售的力度。在前期已经建议的股票ETF5个工作日快速注册机制的基础上,对于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和符合一定的权益投资比例要求的其他基金产品,也将进一步的大幅的提高注册效率。“我们相信随着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公募基金将更加突出投资人最佳利益导向,投资人的获得感也将会进一步的提升。”吴清表示。责编 | 王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