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买新鲜蔬菜、选购碳酸钙产品,在县道驿站观光、住宿、买茶叶,“客货邮”融合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通道……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将交通基础设施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平台,着力发展路衍经济,让交通动脉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
路衍经济是依托公路交通点多、线长、面广的自然属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对沿线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而衍生的新经济业态。在交通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路衍经济正成为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不少地方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公路运输增值服务逐步丰富,路衍经济产业初具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综合产值不断攀升。但同时,路衍经济发展还存在产业协同度低,资源整合碎片化;政策体系滞后,要素保障不充分;技术赋能不足,智慧化水平待提升等短板。一些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侧重追求速度规模,兼顾质量效益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够,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加油、餐饮等基础服务为主,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贺州等地的实践表明,跨界融合是破局的重要途径,以更宽视野创新机制、重构产业链条并以技术赋能,才能实现路衍经济业态多元拓展。
首先,构建支持跨界融合的政策与运营体系。由于公路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涉及交通、属地等各方面,统筹各方利益,整合多方力量是发展路衍经济的前提条件。需要打破边界,建立持续推进“交产共融互促”的多元共建机制。一方面,实现交通项目共同谋划、一体推进,统筹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三网”建设及发展路衍经济;另一方面,打破传统交通基建的封闭性,实现土地、能源、数据等要素的跨领域流动,为路衍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要素保障。
其次,通过“交通+”模式重构产业链条。构建以高速为龙头、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交产共融互促路网”,探索“交通+文旅”“交通+能源”“交通+乡村全面振兴”等融合发展模式;引进供应链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动“客货邮”融合,促进农产品销售。例如,贺州以“路景共营互通”理念,围绕景区规划布局路网建设,做到“景点在哪里,公路就延伸到哪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极大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此外,以技术赋能创新融合路径。路衍经济不仅是资源整合的平台,更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需要加速5G、物联网、新能源等技术深度应用,探索更多新兴产业与路衍经济的结合点。例如,推动交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路衍经济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推动车路协同、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在物流、旅游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跨界融合是路衍经济的生命力。以创新为引擎、融合为纽带、政策为保障,才能让交通基础设施从“一条路”到“产业链”,从“服务区”到“经济圈”。(作者:童 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