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体 >

诉讼的主体是什么

诉讼主体是指 能够引起诉讼程序发生、变更和终结的人。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机关,负责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原告: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要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被告:被告是被原告起诉的一方,需要在法庭上回应原告的诉讼请求。第

2025-01-12 01:48:52

截至今年1月 我国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占经营主体总量96.4%

来源:格隆汇APP格隆汇4月11日|据央视,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个体工商户由1980年底的80.6万户,增长到今年1月底的1.25亿户;私营企业由1988年底的9.06万户,增长到今年1月底的5670.7万户。截至2025年1月,我国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

2025-04-11 06:41:00

控辩双方主体指什么

在诉讼中,控辩双方主体指的是 在刑事诉讼中,控方是原告,辩方是被告。具体来说:控方控方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犯罪嫌疑人罪行的一方。在刑事诉讼中,控方通常是人民检察院,负责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控诉,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辩方辩方是为被告进行辩护的一方,目的是反驳控方的指控,证明被告无罪或减轻其罪行。在刑事

2025-01-11 15:18:23

设车站4座!嘉兴这条铁路又有新进展

近日,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土建SG2标D1-D14节段主体结构最后一块顶板开始浇筑混凝土,该块顶板位于基坑D1节段,呈矩形,长32.5米,宽20米,经过6个多小时的连续作业,于当日傍晚完成浇筑,标志着该明挖段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掘进施工奠定坚实基础。嘉善至西塘市域铁路是长三角地区首条跨两省一市

2025-03-31 21:34:00

什么是主客体

主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涉及认识活动中认识者(主体)与被认识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主体:通常指有意识、有意志,并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外界的人或组织。主体具有自觉的能动性、自我意识机能和社会性等特征。客体:指被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想观念等客观存在的

2025-01-10 09:26:10

民事活动包括哪些

民事活动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为实现其特定目的而实施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事实行为行为人不以设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2025-01-12 20:52:58

苏州这个医疗卫生项目,最新进展!

近日张家港市北部医疗中心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实现封顶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墙板搬运安装机器人对室内墙板进行安装“我们现在主要是在进行室内外的墙体施工以及部分管线施工。主体结构验收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内外的粉刷工作及外幕墙的施工。”市城投集团城投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共分为三期建设

2025-04-12 20:46:00

采购的主体是什么

采购的主体通常包括:1. 政府机关:包括中央政府机关、地方政府机关等。2. 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化机构等。3. 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4. 个人消费者: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或服务的个人。5. 团体组织:如各党派及政府批准的社会团体。采购活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如集中采购、分

2025-01-11 16:23:53

新华解码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两办作出重要部署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题: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两办作出重要部署新华社记者魏玉坤、魏弘毅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31日对外公布。作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意见坚持系统思维、实事求是、综合施策,进一步夯实社会信用

2025-04-01 07:13:00

融资主体是指什么

融资主体是指在融资活动中承担主要责任和义务的实体,通常包括以下几类:企业:企业是最常见的融资主体,通过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支持业务扩张、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等活动。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在融资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贷款、债券发行等融资服务。政府:政

2025-01-10 19: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