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识字的母亲写给女儿一本人生之书|封面杰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3:16:00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来读一本叫《阿包》的书。

这本书小小的,拿在手里很轻,但装的是却是一个女人沉甸甸的一生。她的悲伤和泪水,她的不甘和挣扎。“阿包”是书名,也是作者的名字。

阿包是60后,生在贵州大山深处,家境贫寒,年幼丧母,只上过两年小学。16岁的阿包走出大山,进城打零工,之后相继经历过被拐卖、被诈骗、丈夫去世等等,她一个人抚养两个女儿长大成人,还供孩子上了大学。

2025年初,阿包出了一本书,讲述自己坎坷但没有被打倒的大半生。很多人被这本书感动。有人说,“2025年第一本看哭了的书。全书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是把她的人生经历用最朴实的话写出来。”

阿包说,她写这本书的初衷很纯粹,就是希望把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讲给自己两个女儿听。这本书是一位女性、一位母亲写给女儿的书。阿包也希望,让自己的后辈以及这世间的所有女性,都不要再受自己这样的苦楚,于是她勇敢地揭开自己的伤痕,写下了她的故事。 经历不幸,却坚定地选择善良与希望,用善良净化阴霾,走出深渊,活出微光。

或许有人很奇怪:阿包不识字,她怎么会写作,还出了一本书?2021年,在家人的提醒下,阿包发现手机有语音转文字的功能。这个功能对阿包这样只有小学二年级学历几乎不识字的人,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因为这样,她就可以直接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而不是靠别人转述。阿包就这样,在家人都休息之后,夜深人静,她一个人对着手机,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她的讲述,感动了出版人,主动为她出版了这本书。

翻开《阿包》这本书,感觉是一个坚强又柔软的人在你耳边讲述她的一生。没有华丽的词汇,没有精妙的比喻,只有她直白真诚的讲述,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她内心的挣扎和希望,让我想到了《活着》里的家珍。只是这一次,故事由“家珍”自己讲述。

一本书能感动人,不光在于讲述者的经历曲折艰难,还在于散发出的善良和真诚的亮光。阿包说:“我这个人,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向前看,往前走。对伤害我的人,我没有恨,没有一定要报复的心。实在伤心的时候,就自己找个地方躲起来哭一场,哭完就继续做手头的事情。”

现在的阿包,和比她大5岁的潘哥幸福地在一起。潘哥是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阿包从前是潘哥家的保姆,潘哥说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跟阿包在一起生活,甚至都没想过今生今世还会相见。但几年前,潘哥生了一场大病,他突然想到阿包,因为她之前在他家干活时,就觉得阿包是一个很勤快和可以依托的人。

阿包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是想告诉女儿和外孙女们,她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希望她们不要再吃那样的苦。

阿包的故事,值得让更多人听到。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 吴德玉 张杰 (刘凌霄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