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齐荣)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紧扣“扩量、延链、提质、增效”发展思路,做好做优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全力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实现总产值3.8亿元,交出亮眼成绩单。
为持续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全市抓住春耕黄金期,完成蔬菜种植20.87万亩,产量达5.95万吨,形成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崆峒、泾川、灵台等地,通过“订单种植”模式发展大葱、朝天椒等特色蔬菜4.7万亩,有效促进农户增收。
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谋划实施57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达11.4亿元。截至4月底,已开工项目49个,开复工率86%,完成投资2.82亿元。其中企业等经营主体投资占比超五成,社会资本参与度显著提升。
强化设施建设,围绕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目标,12个现代化设施蔬菜产业园(基地)在静宁、庄浪等地开建。全市已建成蔬菜设施4112亩,包含日光温室483亩、钢架大棚3629亩,完成年度计划的64.6%。同步推进老旧设施改造工程,1027座设施焕发新生。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编制产业链招商引资投资机会、目标企业、专题活动等“3张清单”,储备招商项目75个,组织赴山东寿光开展设施蔬菜产业链考察招商推介活动。截至目前,累计签约项目29个,总金额14.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6.9%。其中11个项目已落地建设,到位资金1.07亿元。
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坚持品种培优,引试推广193个蔬菜新品种,新建16处集约化育苗基地,繁育优质种苗2.02亿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高原夏菜基地28处2.43万亩,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1个;开展技术培训114场次,覆盖6150人次,推动种植技术整体提升。
“接下来将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抢抓项目建设关键期,加强对未开工项目的调度;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筹备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增加投资体量;坚持单品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全力推进‘平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培育,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名、优、特、新’蔬菜产品认证,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加快老旧闲置荒废设施维修改造和盘活利用,做到应种尽种;加强蔬菜生产管理,扎实开展蔬菜种植技术服务,确保完成全年种植蔬菜55.03万亩、产量96.26万吨的目标任务,通过全链条协同发力,持续擦亮平凉现代农业‘金名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