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键定制公交车,点对点直送地铁站,你会选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21:01:00    

如今,以“DZ”打头的定制公交,已经越来越多开上申城街头,以满足市民个性化、精准化的出行需求。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资源配置,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效率,近日,上海市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整合了目前全市所有220余条定制公交线路,市民通过“随申行”APP或微信小程序“定制公交”专区,即可享受“线路可知、需求可提、出行可达、服务可溯”的一站式定制公交出行体验。这标志着上海公交开启全民定制化服务。

早晨8点多,在宝山区红林路富长路车站,定制公交DZ501路迎来了客流高峰。这条线路今年年初开通,大圈2.2公里,停靠3站;小圈1.1公里,只有1站,终点都是地铁站;早高峰大小圈交替跑,成为周边四个居民区上班族们的首选。

“这条线特别方便,直达地铁站,节省我们很多时间。”市民张女士表示。

DZ501路的成型源自属地交通部门、街镇反馈的市民需求。公交企业走进社区、走进楼道,逐一排查客需情况,还配套开发了相应的APP小程序征集民意,最终设定这条路线,实施精准服务。

客流的快速集聚和短平快的周转模式,让企业也尝到了甜头。原来周边传统公交线路百公里人次在130到150左右。定制501开通以后,百公里人次达到650到700人次,可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本账都划得来。

巴士五公司营运信息部经理郑世荣指出:“我们抓住高断面客流集中的关键站点,通过定向服务提升运营效率。车辆周转速度加快后,市民候车时间平均缩短30%,线路吸引力显著增强。这一模式也为公交服务创新打开新思路——借助信息化手段,未来市民出行可逐步实现预约式定制,构建真正的需求响应型公交体系。这种‘按需供给’的转型,将重塑传统公交服务逻辑。”

疏解老百姓某一个时间段的出行需求,定制公交在停靠站、运营模式上的灵活性,也是常规公交线路的有益补充。

最近上线的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全面整合了上海市域范围内全量定制公交线路信息。市民只需通过"随申行"平台"定制公交"一个服务入口,即可查询全市所有定制公交线路,覆盖产业园区、社区、学校、医院、景区等出行热点区域。

同时,市民的集中需求也能成为新线路。目前,平台开放面向个人及团体的需求收集,相比走访调研的传统模式,数字化平台更精准、高效、便捷。市民可以在平台上提交需求,发起定制,也可报名其他用户发起的定制和平台公示的热门定制。现阶段,定制公交开通的暂行标准是线路开通后,每班次乘坐人数在15人或20人以上。对于有着大量出行需求的地区,线路最快3天就可以完成准备,开通运行。

随申行数据业务负责人孙虎说:“定制公交标志着公共交通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根本性转变。未来公交服务将深度融入需求响应机制,真正实现‘出行需求在哪,公交服务就到哪’的创新突破。”

关注市民出行需求,持续推进公交定制化服务发展,上海公交正在经历从“人等车”到“车应人”,从“线路固定”到“动态定制”的数字化变革。定制公交的兴起,也为线网的优化调整打开思路。定制公交怎么开,不是交通管理部门说了算,而是交给市场。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统筹协调,打通线路落地中的堵点难点。

市交通委客运处副处长王义祥披露了改革方向。“我们正建立定制公交与常规公交的动态转化机制,当线路客流稳定达到阈值时,可升级为固定线路纳入常规公交体系。主管部门不设硬性考核指标,鼓励企业积极的拓展定制公交的应用场景。一方面持续优化政策制度,同时也加强跟公安、卫健文旅、教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专家表示,定制公交的开行和统一平台的上线,为市民绿色、高效、个性化出行提供的新可能。目前,定制公交的用的都是既有站点资源,这是灵活落地的首选。不过,随着定制化的深入,未来也可以考虑在就医、就学线路中,多方合作,让车站能设立得更加“点到点”,也规避高峰时段道路的拥挤。

市人大代表施政指出,定制公交在破解常规公交难以覆盖的“末端梗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精准填补几十米的关键接驳空缺,可有效疏导交通堵点。她还特别强调,此类精准化服务可在站点设置环节整合更多教育、医疗、治安管理及文化旅游等资源。

看看新闻记者: 谢丹青

编辑: 张予洋

责编: 虞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