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季度申报表的方法如下:
税款所属期间
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对于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纳税人识别号
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纳税人名称
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营业收入
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
营业成本
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
利润总额
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
税率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所得税额
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税率(25%),且应纳所得税额≥0。
减免所得税额
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等。
实际利润额
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如果没有这些项目,则实际利润额=利润总额。
预缴方式
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网上申报
通过数字证书登录“网上税务局”,选择企业所得税申报,填写相应的申报表单,并进行审核和提交。确保所有数据准确无误,并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申报时间完成申报。
以上是填写季度申报表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请确保按照相关税法规定和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填报。